貴州茅臺
-
曾為茅臺“勁敵”,而今云泥之別,董酒還能恢復舊日輝煌嗎?
“貴州兩大寶貝,茅臺和董酒”,這是白酒泰斗沈怡方先生對于董酒的評價。盡管都是老八大名酒,都位于貴州遵義,但對于現在的大多數人來說,只知茅臺,不知董酒。 作為昔日的酒界大哥,董酒的衰敗簡直讓人出乎意料?,F在雖然董酒依舊在,但市場估值60億,連茅臺零頭都沒有,也就是售價還能和茅臺拼勢均力敵。如今茅臺已是世界的茅臺,董酒卻還在為東山再起努力,七匹狼加持的董酒還能重現舊日的輝煌嗎? 貴州第一個產能過萬的名酒,曾為茅臺勁敵 董酒源于貴州遵義董公寺,1927年,程氏酒坊程明坤汲取祖傳釀酒秘方與當地釀酒工藝之所長,并結合當地環境、水土、氣候等多重因素,形成了“百草入曲、兩小兩大、雙醅串蒸”的特殊工藝,釀造出“程氏窖酒”“董公寺窖酒”??箲饡r期,浙江大學西遷遵義,教授們對此酒贊不絕口,了解之后,取董公寺的“董”為其重新命名,承揚“百草之酒”,定名為董酒。 建國后,在政府的牽頭下,董酒復建復產,并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被專家評以“香艷露騷,味濃豐潤”,一舉榮獲中國名酒稱號。后又在第三、四、五屆評酒會上多次蟬聯這一榮譽,獲得了極高評價。 不僅連續四屆衛冕中國名酒,由于董酒在制曲過程中加入130多種中草藥,尤其是制曲中的“產香單”和“百草單”這兩張古方,堪稱中國酒史長河里本草入曲的“活化石”,因此1983年、1994年、2006年,董酒工藝和配方三次被列為國家機密。 1992年,董酒產銷量達到11610噸,彼時茅臺的產能才剛剛突破2000噸。作為順利成為貴州省第一個突破萬噸級的名酒,董酒一度成為茅臺的勁敵,這也是董酒的巔峰時刻。 巔峰過后,便是逆境叢生。上世紀90年代初,白酒放開國家管制,逐步走向市場,很多名酒不約而同的開始瘋狂擴充產能和擴張市場。但董酒卻莫名其妙的選擇了另一條路,瘋狂兼并當地的玻璃廠、彩印廠、機電廠……盲目的多元化自然是冒險的生意,壞消息接踵而至。 1993年,國家頒布實施了動植物…
-
主動踩剎車+疫情影響 貴州茅臺一季度業績增幅同比下滑
4月16日,貴州茅臺(600519.SH)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的經營數據,非常靚麗,實現營收391.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凈利205.2億元左右,同比增19%,超預期實現2023年度開門紅。 這是貴州茅臺自2022年起再度發布一季度主要業績預告,利潤增幅再次超過營收增幅。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茅臺酒首次年度營收破千億之后的一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超出年度目標預期,顯示出茅臺超強的品牌實力,更展現出中流砥柱的行業擔當,以盈利的高確定性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不過與2022年一季度經營數據相比,今年一季度在業績增幅方面出現下滑,2022年一季度,貴州茅臺營收322.9億,同比增長18.43%;凈利潤172億,同比增長23.58%,財今龍門陣就此咨詢了兩位酒業專家。 酒類分析師、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在接受財今龍門陣的咨詢時指出,“茅臺一季度業績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既有疫情放開之后社會面的防疫、流感對于酒類消費的影響,也有茅臺本身戰略轉變的主動選擇,在渠道庫存過高、預期減弱的環境下,茅臺從單純追求業績的高增長到追求結構性的穩增長,從而降低經營風險是主要原因?!?酒業專家肖竹青對此表示認同,他向財今龍門陣表示,“茅臺集團考慮到中國白酒行業社會庫存過大,盡管茅臺酒供不應求,作為白酒國企龍頭企業依然考慮社會責任,為緩解社會分銷伙伴資金周轉壓力,控制了發貨節奏,肖竹青還認為一季度各個區域受疫情影響,消費恢復程度有差別,茅臺在局部區域控制了發貨節奏,此舉是為了維持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此外財今龍門陣注意到,早在3月底的一次市場調研中,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就曾表示,一季度的增長與市場一線營銷工作展現的良好精神狀態緊密相關,希望一線營銷繼續以拼搏姿態,團結奮斗,為構建“大集團一盤棋”市場營銷新格局貢獻智慧和力量。 實際上今年以來,貴州茅臺幾乎每個月有兩場以上的活動,持續維…
-
醬香降維,濃香漲價,白酒變天了
茅臺推出臺源酒,把高端醬香酒的“飯碗”砸得噼里啪啦響,醬香酒集體受到降維打擊。 而2023年的濃香,真的是奇了個怪,處處煽風點火猛漲價。 這不,3月25日,“漲價王”瀘州老窖又宣布38度國窖1573漲價30元/瓶。 而除了國窖1573,川酒的另一朵“金花”舍得也開啟了漲價模式。 醬香自毀身價,濃香重拾信心,白酒又要變天了? 1 醬香:茅臺完全不給“活路” 3月30日,茅臺發布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茅臺實現營收1275.5億元,同比增長16.5%,凈利潤627.2億元,同比增長19.6%,每天凈賺1.72億。 而2021年,茅臺營收為1095億元,同比增長11.7%,凈利潤525億元,同比增長12.3%。 眾所周知,2021年是白酒,尤其是醬香酒的巔峰,同時也是由盛轉衰的起點。 這一年,醬香酒品牌突飛猛進,實現了白酒史上最瘋狂的增長,其中,二線白酒品牌郎酒、習酒分別突破150億元,國臺突破百億,金沙突破60億。 這一年,在8月份的“約談風波”后,醬酒快速跌落神壇,2022年,更是成為了史上最慘的醬酒年份之一,除茅臺、郎酒、習酒外,大部分醬酒品牌,已不是簡單的“腰斬”,而是斷崖式的“腳斬”了。 而郎酒、習酒延續的高增長,究竟是否是靠壓貨來實現的,也尚未有明確定論,但能壓貨也算是一種本事吧。 況且,相對于2021年近50%的增長率,2022年已降為了30%左右的增長率。 也就是說,在2022這個“苦命年”,茅臺成為了唯一的一個高于2021年增長率的醬酒企業。 2022茅臺近200億的增量,究竟靠掠奪誰的“蛋糕”實現的? 不錯,靠的正是茅臺1935吞噬的千元價格帶市場容量,其中以千元醬香酒的損失為最大,其他香型也受到一定沖擊。 而根據最新的茅臺《十四五規劃》,2025年,茅臺的體量要達到2000億元規模,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里,茅臺每年的平均增長率必須要達到…
-
貴州茅臺分紅325億,刷新A股紀錄
貴州茅臺(600519.SH,下稱“茅臺”)過去一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雙雙創下近四年來的新高。 3月30日晚,茅臺發布2022年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1275.54億元,同比增長16.53%;其中,主營業務實現營收1241.00億元,同比增長16.87%;實現歸母凈利潤627.16億元,同比增長19.55%。以此計算,茅臺平均每天凈賺超過1.72億元,用日進斗金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面對量價增速放緩的局面,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執掌下的茅臺動作頻頻。從建立自有線上銷售平臺“i茅臺”到推出茅臺1935等千元醬酒,再到跨界賣冰淇淋,茅臺正在努力拓寬直營渠道,增厚利潤。 茅臺也在2022年陸續進行大手筆分紅,并推出大規模擴產計劃,以此提振市場信心。在財報中,茅臺還提及了2023年經營目標——一是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5%左右;二是基本建設投資71.09億元。 3月31日,貴州茅臺報收1820.00元/股,漲1.11%,總市值為2.29萬億元。 直銷渠道成利器 具體來看,茅臺酒貢獻營收1078.34億元,突破千億大關;系列酒實現營收159.39億元,較2021年的126億元增長26.55%,延續2021年的高增速。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告訴時代財經,茅臺業績的增長,一方面得益于以自營電商平臺“i茅臺”為代表的直營化和年輕化嘗試,這擴大了茅臺的消費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茅臺對產品結構的不斷完善,開發推出的珍品、茅臺1935、虎年生肖茅臺等一系列細分產品在細分市場占位。 2022年3月,茅臺上線“i茅臺”,銷售產品主要有虎年茅臺、茅臺1935、珍品以及100ml飛天茅臺等。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茅臺通過“i茅臺”實現銷售收入118.83億元,毛利率為95.26%,注冊用戶數超過3000萬。 在i茅臺的加持下,茅臺2022年直銷總收入達到493.79億元,同比增長105.49%,…
-
習酒“脫茅”,把茅臺系列酒給樂壞了
習酒破200億,郎酒破200億,茅臺系列酒、古井貢酒力爭2023年破200億。 這200億也不是鬧著玩的,習郎破200億,可能是意外中的不意外,古井貢酒爭200億,是快“到岸”的古井貢董事長梁金輝為了賭一口氣,不想落個汾酒李秋喜“差0.29億未達200億”的尷尬,你茅臺系列酒來湊什么熱鬧?有什么底氣? 習酒會被茅臺系列酒超越? “干兒子”習酒走了,茅臺沒得選了 年少只知“習郎之爭”,年長方知“習茅爭雄”。 上世紀90年代,五糧液獨大的時代,釀濃香的習酒和釀醬香的茅臺是互不服誰的歡喜“冤家”。 而習酒最大的理想和抱負,便是把茅臺“吃”了,從而在赤水河形成以習酒為龍頭,茅臺為龍尾的貴州白酒帝國。 可惜,事與愿違,“跑快了,容易扯到蛋”的真理,習酒也沒有逃脫。 1998年,資金鏈“爆雷”的習酒,只剩下了嫁給茅臺這一條路。 當然說得好聽點,是下嫁給茅臺,成為茅臺的正宮娘娘,而說得難聽點,其實就是去給人家茅臺當“兒子”,而且這個“兒子”是“干”的,不是“親”的。 眾所周知,當“親兒子”還行,畢竟再打再罵也是自己的“親老爹”,而被迫當“干兒子”可就不一樣了,一方面“老爹”天天防著你,怕你也釀個醬香,把自己的“命根子”斷了,另一方面,你還得天天面對一個你根本不服氣的“老爹”,想打它又不敢,想罵它也只能忍氣吞聲。 而習酒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硬是把這兩方面的“狗血”傷?,都處理得天衣無縫。 你茅臺不讓釀醬香,好,那我就偷偷釀,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茅臺叫我喊爹,那行,這個爹,我喊得比茅臺系列酒這些“親兒子”還親、還舒坦。 臥薪嘗膽展威嚴,習酒舊貌換新顏。2010年,忍了十多年的“百億習酒”終于初露崢嶸,這是習酒“降茅十八掌”的成功,也是年紀輕輕的仁懷人張德芹,對習酒做岀的最大貢獻。因為,這些招式的“操盤人”,正是敢打敢闖的張德芹。 所以,張德芹被行業內譽為“習酒…
-
獨家|卷入國臺女員工性侵案的逸安酒店,和貴州茅臺還有一段孽緣
無心之舉竟間接成全了龍某的不軌圖謀,逸安酒店無意間成為“幫兇”。
-
習酒、國臺、金沙、珍酒、董酒等上榜貴州省千企改造工程“龍頭企業”
日前,貴州省工信廳公布了2021年“千企改造”工程省級龍頭和高成長性企業名單。 名單主要圍繞十大工業產業培育,通過多次比對篩選,共納入企業254戶,涉及項目266個,總投資1859.57億元。其中,“龍頭企業”104戶,涉及項目115個,總投資1023.36億元左右。 其中,在104家“龍頭企業”中,白酒行業共有8家酒企和相關企業上榜,包括: 茅臺酒廠(集團)習酒1.9萬噸醬酒及配套項目; 國臺、國臺酒莊1.65萬噸醬酒技改擴建項目; 金沙萬噸醬酒擴建項目; 珍酒5000噸大曲醬酒技改項目; 貴州醇老廠區提質擴能技改項目; 董酒40000噸技改擴建項目; 都勻市酒廠遷建項目(一期)。 “8家‘龍頭企業’中有7家將目光投向技改擴產,反映出‘醬酒熱’潮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產能的重視?!庇行袠I分析人士認為,囿于生產工藝特性,醬酒尤其高端醬酒資源始終稀缺,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醬酒供需矛盾未來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從黔酒板塊整體來看,這也是一大利好”。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該名單的出爐及后續工作的推進將成為貴州省“十四五”期間推動白酒產業集團化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2月27日,按照貴州省十四五規劃綱要,要進一步做強做優白酒產業,穩步擴大醬香型白酒產能,加強釀酒原料基地建設,保障白酒釀造優質原料供給,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培育壯大白酒企業梯隊,打造貴州醬香型白酒品牌。到2025年,貴州省白酒產業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
-
市監總局一文三提“茅臺” 多地市監部門關注茅臺等銷售價格問題
茅臺到底還要占用多少公共資源?
-
除了一周2份監管函,茅臺高衛東還面臨這些“大考”
1月13日,貴州茅臺(600519.SH)盤中摸高至2173.33元,再創歷史新高,最后收于2164元,總市值達到2.7萬億元,牢牢坐穩A股總市值第一寶座。 而在10個月前,現任茅臺集團董事長高衛東上任的2020年3月3日,貴州茅臺股價還在1095.97元,總市值1.38萬億元。 高衛東執掌的茅臺,這10個月,有何不同? “500ml飛天茅臺100%開箱銷售,100%紙箱保留?!比涨?,關于茅臺酒開箱銷售的新規引發廣泛關注,茅臺向經銷商發出這樣的要求。 要知道,在此之前,茅臺要求的還是“80%開箱銷售”——“從2021年1月1日起,茅臺專賣店系統每月將80%的茅臺酒按照1499的價格拆箱售賣,廠家會不定期到店里檢查拆箱售賣的情況以及箱子數量,如果發現箱子數量沒有達標,酒廠就會對經銷商做出相應處罰?!?拆箱政策從80%升級到100%,茅臺為什么要出臺這樣一個規定呢? 在上月的2020年度經銷商大會上,高衛東自豪地向大家宣布了2020年成績單:“公司2020年預計可完成醬香系列酒銷量2.95萬噸,實現含稅銷售額106億元,同比增長4%?!?然而,或許連高衛東自己也沒想到,這番話竟換來一紙監管函。 這,已經是上交所第二次對茅臺發出監管函了。高衛東這又是唱的哪一出? 高衛東上任茅臺前,曾任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委書記,并無任何酒業從業經歷。這使得外界對高衛東將如何管理茅臺這一行業龍頭,充滿好奇。 2020年6月首次亮相股東大會,高衛東便給了各位股東一記下馬威——按照慣例,以往參加股東大會的股東是有平價酒可以買的,但在這次大會上,高衛東便取消了這項福利,還取消了股東大會高管“問答環節”,且現場購飛天茅臺酒改為網上預約銷售茅臺酒禮盒。 這一舉措,讓上任不久的高衛東遭受質疑。連長年持有貴州茅臺的私募大佬但斌都表示,“這次唯一讓我意外的是沒有’問答環節’,這是我從業…
-
地方政府熱情滿滿 難掩圣窖酒業“賣身”背后疑點重重
茅臺鎮又一家酒企將登陸A股。 10月19日,仁懷市副書記、市長汪能科主持召開貴州茅臺鎮圣窖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窖酒業”)上市工作調度會,專題聽取和研究解決圣窖酒業上市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并要求,全市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圣窖酒業上市工作,要在不觸底線、不碰紅線的原則下,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相關部門要深入企業現場辦公,摸清企業情況,依法解決稅收、資產重組、精準用地選址等問題。 20天前,汪能科率隊到圣窖酒業華東總部考察時也表示,希望雙方能加強溝通聯系,依法依規開展合作,在土地報批、生態環保等方面進一步達成共識。市有關部門要服務好在仁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然而,汪市長口中的“上市”,實為圣窖酒業“賣身”于上市公司園城黃金(600766.SH)。 01 赴港上市胎死腹中 9月22日晚,深陷業績虧損泥潭的園城黃金宣布,正籌劃收購貴州茅臺(600519.SH)的“老鄉”——圣窖酒業100%股權。 10月15日,園城黃金披露收購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劉見、劉良躍持有的圣窖酒業100%股權,發行價為6.78元/股。預計本次交易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天府財經注意到,圣窖酒業成立于2011年6月30日,注冊資本1.44億,實繳僅500萬元,劉見、劉良躍分別持股99.5%和0.5%。公司位于茅臺鎮7.5平方公里醬酒核心產區,2014年,公司投資7100萬元的年產2500噸醬香原酒擴能項目,被仁懷市政府列為政府重點工程,現已實現儲酒6萬噸、年釀酒3500噸的生產能力。 另據資料顯示,圣窖酒業隸屬于中國新飛天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注冊),劉見也是后者的董事長。劉見曾表示,圣窖酒業已成長為集酒類商品生產、銷售、進出口貿易、數字資產運營、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性企業,圣窖酒已是“中國馳名品牌”,進而成為中國新飛天酒業集團旗下核心企業。 2…
-
白酒板塊領漲兩市,今晚半年報收官,一圖看懂酒企業績成色
白酒產品和酒企業績均出現兩極分化:高端產品增長,中低端下滑;頭部企業增長,二三線酒企下滑。
-
貴州茅臺動銷增速放緩,系列酒零增長 本命年的高衛東慌不慌?
今年48歲的茅臺新帥高衛東,正迎來人生的第四個本命年——3月份從貴州交通系統空降茅臺,接棒立下汗馬功勞的李保芳,至今5月有余,盡管其行事保守謹慎,但是貴州茅臺(600519.SH)耀眼的市值和終端一瓶難求的走俏,讓其時刻處于鎂光燈的照射之下…… 01 一如高衛東謹慎保守的風格,業績增速向來高舉高打的貴州茅臺昨晚交出了一份“保守”的半年報——營收439.5億元,同比增長11.31%,凈利226億元,同比增長13.29%。 而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收394.88億元,同比增長18.24%,凈利199.51億元,同比增長26.56%。 雖然營收和凈利實現兩位數增長,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現不斷下滑趨勢。更早之前的2016、2017、2018年,其營收和凈利的增速更加耀眼。 除了同比,環比也呈現下滑趨勢。天府財經注意到,貴州茅臺一季度營收244.05億元,同比增長12.76%;凈利130.93億元,同比增長16.69%。不難推算,二季度的營收和凈利均呈環比下滑趨勢。 更讓人擔憂的是,對已經站上千億規模的茅臺而言,其天花板正在逐漸顯現。半年報顯示,公司的高端酒茅臺酒(飛天)實現銷售收入392.61億元,同比增長6.22%,系列酒銷售額為46.55億元。 而2019年高端酒銷售為347.95億元,系列酒銷售46.55億元;2018年這兩項數據則分別為293.83億元、39.33億元。由此不難看出,飛天的銷售增速大幅放緩,而去年大幅增長的系列酒,今年同期則是零增長。 要知道,系列酒是高衛東上任后“雙輪驅動”戰略重要的“一輪”——為了推動這一戰略,今年6月,高衛東就任茅臺集團、貴州茅臺董事長以來的首個年度股東大會不惜“得罪”投資者,將傳統的平價茅臺活動改成捆綁銷售,強行將系列酒和茅臺酒以及生肖酒裝在一個大禮盒中。 天府財經了解到,禮盒有8瓶酒:53度飛天茅臺、鼠年生肖茅臺酒…
-
學習小組點名茅臺與腐敗 但斌:羞辱龍頭白酒的媒體應公開道歉
茅臺腐敗問題愈演愈烈,自袁仁國開始茅臺13名高管接連落馬,家族式腐敗凸顯管理混亂。 昨日晚間,權威媒體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發表文章質問: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茅臺酒憑什么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文章指出,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 文章發出后,被各大權威媒體廣泛轉載。受此影響,今日早盤白酒股大幅下挫,截至午間收盤,貴州茅臺大跌近5%,瀘州老窖、酒鬼酒等也受拖累,紛紛大跌。 這可動了某些人的奶酪,作為知名茅粉、投資人,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昨晚發微博稱: 龍頭白酒漲到這樣,我認為一直以來羞辱龍頭白酒的媒體和某些專家應該向公眾道歉……當年2013年——2014年白酒危機時說“時間的玫瑰”變“時間的霉味”的媒體更應該鞠躬致歉……可惜我們沒有日本與韓國的道歉與切腹的文化……這本來是我們民族為什么生生不息的源泉…… 01 茅臺酒誕生于赤水河畔,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優良的水質、特殊的微生物群落,經過數百年沉淀,創造出當今的品牌價值。但如果靠腐敗拉升其價值,無異于殺雞取卵。 茅臺辦公大樓“愛我茅臺,為國爭光”標語(天府財經攝) 自2019年5月茅臺集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袁仁國被通報“雙開”至今,茅臺集團及其子公司已有至少13名高管被查,包括今年7月7日貴州茅臺原副總經理張家齊、茅臺學院副院長李明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同一天雙雙接受審查調查。 一系列問題隨之浮出水面:茅臺“靠酒吃酒”腐敗的根源在何處?存在哪些制度漏洞?管理混亂背后是怎樣的政治生態? 45年前,19歲的袁仁國高考落榜。機緣巧合下,他來到隔壁鎮的茅臺酒廠當了一名最基礎的制酒工。在茅臺,他一干就是43年,從工人一步步當上了老總,直到2018年被免職。一年后,袁仁國落馬。 這40多年間,茅臺價值不斷水漲船高。袁仁國被雙開后,據媒體披露,其妻子、兒女、親屬違規經營茅臺酒牟利達數億元,甚至司…
-
集團公司持股20.4% VS 58% 五糧液仍需向茅臺看齊
五糧液集團對股份公司只有管理權,沒有控制權,一定程度上將影響股份公司在戰略抉擇上的果敢判斷和在戰術上靈敏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