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36dgi"><address id="36dgi"><label id="36dgi"></label></address></acronym>
  • <strong id="36dgi"><sub id="36dgi"></sub></strong><li id="36dgi"></li><tbody id="36dgi"><track id="36dgi"></track></tbody>
    <tbody id="36dgi"></tbody>
    <progress id="36dgi"></progress>
    1. <nav id="36dgi"><sub id="36dgi"></sub></nav>

      <progress id="36dgi"></progress>
    2. <dd id="36dgi"><track id="36dgi"></track></dd>
      <span id="36dgi"><pre id="36dgi"></pre></span>
    3. 員工持股平臺避稅算盤落空,被追繳25億稅款,同花順這回減持公告狼真的來了?

      不得不說,近期人工智能是真的火,軟件、硬件、技術、應用等輪著翻的炒,就連同花順(300033,SZ)都借著人工智能的東風一舉突破了千億市值??上樤谇|市值一日游時,卻發出了股東近百億巨額減值的消息,套現套出了一種公司都不要了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這背后涉及一筆25億的補稅。

      員工持股平臺避稅算盤落空,被追繳25億稅款,同花順這回減持公告狼真的來了?

      3月27日,就在市值突破千億的當晚,同花順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以及高管、員工持股平臺計劃減值上市公司8.46%的股份。按照當天收盤價算,合88億元,不知道散戶們頂不頂得??!

      為啥突然這么大手筆的套現呢?都是同花順的老套路了。

      先來看公告,和減持公告一起發的還有上次的減持結果。去年9月6日,股東高管們也吵吵著要減持7.46%的股份,結果到3月27日,減持計劃到期,一個人也沒減持,只有員工持股平臺凱士奧象征性地減持了0.004%。

      但是同花順就愛整這出,每次發上期減持結果的時候,都得帶著下期的減持計劃,這么多年了,每次這幾個股東合起來都要減持百分之七八的股份,最后基本都是沒減持,或者象征性地減持一點點。就說凱士奧,從2019年到現在,吵吵著減持了4年,不一共才減持了0.54%嗎?那他們來來回回的圖啥呢?

      這減持公告主打的就是一個薛定諤的陪伴,讓股東處在一種套現跑路和不套現陪伴的疊加狀態,說白了就是我可以不減持,但我要時刻準備減持,風緊扯乎,隨時跑路,玩的就是一個意識流。

      那么這次近90億的減持計劃會不會又是虛晃一槍呢?和之前還是有些差別的。

      之前在披露減持計劃時,減持目的都是一句簡單的“股東資金需要”,但這次提到了凱士奧收到稅務局的通知,要求補稅25個億!

      什么情況?這事還得從同花順上市前說起。在上市之前,2007年同花順進行了股改,成立了員工持股平臺上海凱士奧。2009年,同花順上市之后,上海凱士奧持有上市公司15%的股份。

      但問題就出在這個員工持股平臺身上,因為當初上海凱士奧成立時采用的是公司制,而不是合伙企業,有啥區別呢?

      交的稅不一樣唄。

      公司制除了25%的公司所得稅,還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25%+(1-25%)*20%,那就相當于交了40%的稅。而有限合伙企業只需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相差一半呢。畢竟持股平臺是在公司上市前持的股,成本賊低,隨著同花順股票的暴漲,持股平臺手里的股票越來越值錢,收益越來越厚,但這要是變現了,交稅的差距可就大了,20%可能得是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差距。

      于是股東們就想把公司制企業改成有限合伙企業,打起了避稅的主意。正巧2019年,北京有政策可以改變企業性質,于是凱士奧就把注冊地遷到了北京,之后在2020年4月把公司性質從公司制改成了有限合伙,改完后又把公司注冊地遷回了上海。最后,“上海凱士奧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就變成了現在的“上海凱士奧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伙)”。

      看起來完美避稅,但真是那么回事嗎?

      當時北京出政策時針對的是本地企業,為了防止外地企業避稅,就要求其他地區的有限公司得先注銷,再來注冊有限合伙企業,所以要求凱士奧按照2020年4月在上海清算注銷來補稅,也就是說,要根據2020年4月凱士奧所持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來補稅。剛才也說了,員工持股平臺的成本賊低,算下來所持股票的收益差不多增值60多億,40%算下來要補的稅差不多25億左右。

      凱士奧這一套操作實打實坑了自己,股票還沒套現呢,先整了25億的稅出來。這也是為什么同花順管理層回應稱,凱士奧出售股票所得只有3億多元,遠遠少于要征的稅額和滯納金。

      偷雞不成蝕把米,同花順自己是不缺這25億的,畢竟上市公司賬上躺著75億的貨幣資金,但這事跟上市公司也沒關系啊,股東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從上市公司賬上拿錢給自己交稅吧?

      所以減值公告喊了這么多次,這回狼可能真的要來了,之前象征性的裝裝樣子,這回可是實打實的要用錢,雖說不會像公告那樣真減持90億,但這25億的窟窿得想辦法補吧。

      其實這事兒說白了,完全是持股平臺整的活,并不影響上市公司同花順的正常經營,但如果持股平臺凱士奧真要通過減持湊錢,那減持期間對二級市場的股價肯定也會有影響。

      本文轉載自浪哥財經,內容可能有刪改,文章觀點不代表天府財經網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6-01

      相關推薦

      • B站Q2凈虧損9億,上市頂流如何打破“賠錢換熱鬧”的魔咒?

        營收超預期,用戶增長、廣告營收增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廣大品牌復投率高達75%,但平衡盈虧成了一個始終無法破解的難題。

        2021-08-25
        4.4K
      • 回港上市的B站,除了連虧5年,還能講什么故事?

        至今為止,B站已經連續虧損五年,2016~2020年累計虧損超過60億元。

        2021-03-15
        3.4K
      • 斗魚虎牙合并,誰將主導公司運營

        昔日對手,如今將攜手并肩。 昨日,國內兩大游戲直播平臺斗魚(NASDAQ:DOYU)、虎牙(NYSE:HUYA)公告稱,已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邀約,進行戰略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將設聯席CEO,為虎牙現任CEO董榮杰和斗魚現任CEO陳少杰,雙方的產品和品牌仍將保持相對獨立運營,管理層保持穩定。 支點財經8月14日稿件曾預測,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并收購斗魚所有已發行股份,成為上市主體,斗魚將會退市。 針對本次合并,資本市場反應頗為微妙。截至12日收盤,斗魚收盤大漲12%,虎牙大跌11%,騰訊漲3.34%。 “一山二虎”握手言和 騰訊是本次合并的直接推動者。 2014年以來,騰訊參與過斗魚上市前的多輪融資。2018年3月8日,騰訊在同一天向斗魚、虎牙分別投資6.3億美元、4.6億美元?!坝螒蚴球v訊核心業務,騰訊會抓住所有對游戲業務有幫助的資源?!被⒀繡EO董榮杰曾表示,騰訊同時投資兩家頭部平臺,是上了“雙保險”。此后,騰訊不斷加碼斗魚、虎牙,并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 今年8月10日,斗魚、虎牙分別發布公告稱收到騰訊發出的合并建議。合并背后,是顯而易見的“內憂外患”。 斗魚、虎牙先后于2018年、2019年上市,當時“百播大戰”塵埃落定,國內直播平臺基本確立“兩超多強”的整體格局。打趴一眾對手后,斗魚、虎牙一直呈現“撕咬”狀態,雙方在頭部主播、賽事版權上爭奪激烈。去年年底,斗魚爐石傳說主播安德羅妮、萌太奇夫婦因跳槽至虎牙,被判支付違約金1億元。 如今,移動互聯網流量競爭加劇,前有陌陌、映客,后有快手、抖音、B站,對斗魚、虎牙都構成直接威脅。 對騰訊而言,兩強合并,一方面能避免同質化競爭和緩解內耗,天價互挖主播等惡性事件將不再重演;一方面能合力應對競爭,拼搶流量,增強議價能力,拓展營收空間。 強強聯合不等于高枕無憂 據了解,雙方合并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合并后仍有不…

        2020-10-13
        4.7K
      • 愛奇藝下架漫威,騰訊視頻暗懟:在線視頻下半場再起硝煙

        5月1日,“愛奇藝下架漫威作品”的話題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部分會員甚至怒喊道“要你會員何用”。對此,愛奇藝做出了“版權到期,沒有補償”的解釋。有趣的是,對手騰訊視頻看到后,立馬跳出來霸氣喊話“漫威下架,在鵝家是不存在的”,雙方隔空較量,頗有版權之戰再掀高潮之意。 目前,愛奇藝雖已重新上線部分漫威電影,穩住了部分會員的心,但這件事很大程度上已沖擊到用戶與平臺間的粘性,對愛奇藝的會員收費、用戶量等造成了影響。而這場喧囂的引發,實際上也披露出愛奇藝、騰訊等在線視頻平臺“起于版權,落于版權”的生存法則。 從愛騰暗戰漫威電影,看版權之重要 愛騰暗戰漫威電影的起因,得歸咎于“版權”對在線視頻的價值屬性。 近年來,愛奇藝、騰訊視頻們通過重金購買優質IP版權和耗資購買版權后打造自制劇的形式,保證了視頻內容質量的輸出和內容更新迭代的速率。在優質內容的助力下,愛奇藝、騰訊們吸引了不少用戶,加固了市場地位。 例如,愛奇藝和騰訊視頻2018年內容投入成本分別為211億元和280億元?;趦炠|內容的驅動與吸引,雙方去年的月活量都實現增長,截至去年12月愛奇藝、騰訊的月日均活躍用戶數量都已分別高達1.18億和1.12億,穩居行業前列。 而隨著在線視頻以優質內容聚焦巨額流量后,在線視頻們不僅圍繞IP打造了會員付費、廣告、電商、漫畫、游戲、直播等產業生態鏈,還完成了導流,為平臺實現多元化流量變現,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資料顯示,在IP賦能會員付費上,《延禧攻略》為愛奇藝帶來了1200萬會員;《扶搖》和《如懿傳》為騰訊帶來的1700萬付費會員。在IP賦能游戲上,愛奇藝耗資20億元將《花千骨》由IP落地游戲后,為平臺帶來首月玩家破1000萬,月流水近2億收入的佳績…… 不難發現,優質內容是在線視頻吸引用戶流量,實現流量變現的主要“源泉”與“動力”。換而言之,只要在線視頻擁有了優質IP版權…

        2019-07-02
        2.4K
      • 蘋果越來越有錢,手機卻越來越乏味,讓我們重新談談設計

        對于蘋果,首席設計官喬納森·艾弗已經失去了“孩童時期的興奮”。他將于今年內離職,并建立自己的獨立設計公司“LoveFrom”。 今年是他在蘋果工作的第27年,也是喬布斯離開的第8年。喬布斯去世后,外界對蘋果的評價趨向于,越來越少談設計,越來越多談股價。畢竟,它是史上第一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公司。 蘋果越來越有錢,我們的手機卻越來越乏味。折疊屏?劉海屏?曲面屏?這些暫時還只能讓科技博主和科技記者感到興奮,而無法激發普羅大眾產生“機不可失”的沖動。 而手機,早就不僅僅是一部機器,幾乎成為了我們身體“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定義了這一切的,很大程度上是蘋果,是iPhone背后的史蒂夫·喬布斯和喬納森·艾弗。 所以,設計,讓我們來繼續談一談設計,和即將離開的艾弗。 “純粹”的設計原則 比起喬布斯,在美國之外的市場,喬納森·艾弗這個名字也許沒有那么響亮。畢竟,就連艾弗自己也抱怨過,“當喬布斯把設計的功勞歸于自己的時候”,“當媒體文章說蘋果的創新全部仰仗喬布斯”,艾弗感到備受打擊和費力不討好。 盡管如此,艾弗和喬布斯共同工作了十五年。喬布斯的妻子評價其為“在史蒂夫的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能夠被替代的,唯獨喬尼不是?!眴滩妓箤Πサ脑u價則是“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為理解蘋果公司的核心理念。喬尼是我在公司里的‘精神伴侶’”。 這種相互理解建立的基礎,則是二人在“設計原則”上的一致認同。 “我們的想法很一致,就是如何讓我們的產品看起來純粹且渾然天成?!?“今天,蘋果要重新發明手機?!?007年,喬布斯發布初代iPhone時如是說道?!八且徊渴謾C,一個ipod ,一個卓越的互聯網設備?!?而艾弗,貢獻了其中多點觸控和“無邊際泳池”屏幕的創意,重新定義了手機應該是什么樣子。 當時艾弗的設計團隊正在為MacBook Pro的觸控板研發多點觸控輸入技術,他們多方實驗,希望把這種技術用于電腦屏幕。喬布斯意識到這…

        2019-06-30
        1.3K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forty four − 34 =

      黄片视频在线观看看|女同视频永久免费观看的网站|天天干夜夜拍天天操夜夜线|强奸黄色网站靠逼视频
    4. <acronym id="36dgi"><address id="36dgi"><label id="36dgi"></label></address></acronym>
    5. <strong id="36dgi"><sub id="36dgi"></sub></strong><li id="36dgi"></li><tbody id="36dgi"><track id="36dgi"></track></tbody>
      <tbody id="36dgi"></tbody>
      <progress id="36dgi"></progress>
      1. <nav id="36dgi"><sub id="36dgi"></sub></nav>

        <progress id="36dgi"></progress>
      2. <dd id="36dgi"><track id="36dgi"></track></dd>
        <span id="36dgi"><pre id="36dgi"></pre></span>